對於這場京都檢定(全名京都・觀光文化檢定),我覺得最重要的心得是「如果能早點入手考古題就好了…」,為什麼這樣子說呢?因為呀,經過半年來的準備,終於來到 2017 年 12 月 10 日這天,從考前兩週入手的考古題讓我知道準備的方向一整個歪,因此對於能不能考上這件事情就已經看得很開了。
在拿到考古題之前,基本上我是按照參考書的順序在讀,而這本書裡大半本的篇幅在介紹神社以及寺院,也就是說我花很多的時間在這些內容上。但翻了考古題之後驚覺…
在試題的一百題當中,關於京都的每個單元都是 10 題,也就是說神社/寺院加起來一百多頁的內容僅佔 1o 題,而這比重和十幾頁的「美術」一樣… 哈哈~ 我真是笨蛋呀!如果你有興趣參加這考試,請記住這件事情 — 「每個領域都要念,時間不夠就先挑內容少的開始熟讀。」
運用心智圖做京都檢定筆記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以為自己時間很多,才慢慢的一頁一頁讀,等到 11 月的時候才驚覺自己的進度實在是落後太多啦。因此變更讀書的策略,改用心智圖來準備。

上圖是我心智圖筆記的某一頁,改用這個方法之後,不管是準備的速度還是記憶都有相當的提升(但還是太慢了…哭)。
就以神社的建築方法而言,基本上這張畫完就記憶的差不多了,畫得醜沒關係,像就可以了。 XD
3 級的主題 — 京都駅界隈
每年檢定考會給不同等級的考試出 10 題特別的題目,像這次三級的是「京都車站附近」,光看這樣其實還是不太清楚會出什麼題目,不過看到題目後…嗯,我想就如同文字上所說的「就是京都車站附近」,像是會問有關於東寺的事情。(東寺離車站很近)
感想
嚴格來說我只唸了半本書的量,因此沒考上也沒什麼好說,但其實只要有讀過,有印象的題目大多能回答,想到這還是會覺得不甘心啦。或許明年還可以來挑戰一下也說不一定呢。(我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