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周遭充斥著假消息,而有關於營養迷思的範疇,也是多到一個接應不暇;有些迷思因為錯得離譜也很好用學理解釋,倒是還好,但有一些是夾帶部分真實的迷思,這種就很麻煩了。
blog
2020 WHO 新運動指南!針對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者的建議
距上次 WHO 發表身體活動運動指南,已經是 10 年前的事情了;今年,2020 年,不僅更新了,還多了給孕婦與產後婦女、慢性疾病與身障患者的建議...
吃麵包不適…是麩質過敏!先等等,事情沒那麼單純呀
最近幾年,如果你吃麵包,出現肚子不舒服、脹氣或是腹痛等症狀時,八成會聽到「麩質過敏」的答案,但事情可能沒有麼單純喔!其他原因也可能會造成一樣的結果喔!
吃魚油保護心血管,那吃素的人該擔心嗎?
你是否已經相當熟悉「補充魚油有助心血管健康」的說法了呢?但吃素的人不吃魚呀?那他們的心血管健康是不是就比較危險呢? 因為呀,真正的必需脂肪酸另有其人呀!
一夜干、蒸、烤…等 9 種烹調法,哪種做法的魚肉比較好消化?
一夜干、烤、油炸、煎、煮或是生食,魚肉在哪種情況下的消化率最好呢?雖然就常理判斷我們大概能猜到順序,但具體上不同烹調法的吸收率差多少呢?一起來研究吧!
台灣新研究 適合國人的 6 種減肥運動
哪樣的減肥運動適合台灣人呢?有新研究以國人的基因為基礎,比對各種台灣人常做的運動,從中找出哪些運動與肥胖基因和肥胖之間的關係.. 哪種最有用呢?
連喝三週含糖飲料,腰臀比就會發生變化?
含糖飲料喝只要喝幾週,就可能增加你的腰臀比,而在經過生酮飲食、低糖減糖飲食潮流的洗禮,現在人們大多知道糖吃太多會影響身體健康,適量喝就好呀!
減少認知衰退風險? 第二型糖尿病患應多運動
老化與血糖沒管理好的糖尿病都會增加認知衰退的風險,常聽說運動不只對身體好,也對記憶有幫助,但具體的機制是什麼呢?關鍵或許是「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喔!
飲食中的尼古丁能減少帕金森氏症嗎?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常見的症狀包含顫抖、僵硬、運動功能減退等,有研究發現香菸的尼古丁可能與較低罹患風險有關,不過沒有要鼓勵抽煙,其實食物也吃得到喔!
吃高蛋白飲食預防肌少症 但卻會增加糖化終產物?
說到抗糖化飲食最先會講的話題是避免吃太多的糖,或是吃出穩定的血糖;不過 AGEs 的生成,也需要蛋白質,那麼吃高蛋白飲食是否會增加 AGEs 生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