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Archives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1 月
  • 2020 年 10 月
  • 2020 年 9 月
  • 2020 年 8 月
  •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6 月
  •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
  • 2019 年 12 月
  • 2019 年 10 月
  • 2019 年 9 月
  • 2019 年 8 月
  • 2019 年 7 月
  • 2019 年 6 月
  • 2019 年 5 月
  • 2019 年 4 月
  • 2019 年 3 月
  • 2019 年 2 月
  • 2019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
  • 2018 年 11 月
  • 2018 年 10 月
  • 2018 年 9 月
  • 2018 年 8 月
  • 2018 年 6 月
  • 2018 年 5 月
  • 2018 年 4 月
  • 2018 年 3 月
  • 2018 年 2 月
  • 2018 年 1 月
  • 2017 年 12 月
  • 2017 年 11 月
  • 2017 年 10 月
  • 2017 年 9 月
  • 2017 年 8 月
  • 2017 年 7 月
  • 2017 年 6 月
  • 2017 年 5 月
  • 2017 年 4 月
  • 2017 年 3 月
  • 2017 年 2 月
  • 2017 年 1 月
  • 2016 年 12 月
  • 2016 年 11 月
  • 2016 年 9 月
  • 2016 年 8 月
  • 2016 年 7 月
  • 2016 年 6 月
  • 2016 年 5 月
  • 2016 年 4 月
  • 2016 年 3 月
  • 2016 年 2 月
  • 2016 年 1 月
  • 2015 年 12 月
  • 2015 年 11 月
  • 2015 年 10 月
  • 2015 年 9 月
  • 2015 年 8 月
  • 2015 年 7 月
  • 2015 年 6 月
  • 2015 年 5 月
  • 2015 年 4 月
  • 2015 年 3 月
  • 2015 年 2 月
  • 2015 年 1 月
  • 2014 年 12 月
  • 2014 年 10 月
  • 2014 年 7 月
  • 2014 年 6 月
  • 2014 年 5 月
  • 2014 年 3 月
  • 2011 年 1 月

Categories

  • 不營養的席尼
  • 主題研究
  • 兒童健康
  • 各種飲食法
  • 學日文
  • 抗糖化
  • 新奇有趣
  • 旅行
  • 未分類
  • 營養與演化適應
  • 百年物語
  • 神社檢定
  • 糖尿病
  • 美食
  • 解惑系列
  • 身體疾病
  • 運動健身
  • 間歇性斷食
  • 飲食生活
  • 體重管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 飲食生活
    • 體重管理
  • 運動健身
  • 主題研究
    • 抗糖化
  • 身體疾病
    • 糖尿病
甜食少吃一點
  • 飲食生活

甜食少點糖一樣能獲得滿足?

  • 12/03/2016
  • 席尼
Total
0
Shares
0
0
0

眼前出現一塊香雞排,先是鼻子聞到味道,入口之後經由牙齒咀嚼、舌頭攪拌與唾液的搭配,讓舌頭上的味蕾能儘量接觸由雞排釋放出來的多樣分子,並把五味的訊息傳到那腦去… 然後讓你記住雞排很好吃,以後還想再吃。

人類天生喜歡鹹、甜與鮮的食物;不喜歡酸與苦,在這理所當然的反應背後,其實可是關係到我們能不能好好的活下去喔。鹹能確保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的獲取、甜代表糖,而鮮則來自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至於酸與苦嗎… 食物腐敗嚐起來會有酸味,而很多有毒的東西吃起來是苦的。

也就是說,這五種味道你可以把它當成口中的探測器,偵測即將進入體內的食物是否有害、是否含有必要的營養。

重口味與健康

味覺對生命的維持很重要,但它的感覺也不見得一直都是準的,像是越吃越鹹、對甜的食物總是愛不釋手,或是用假的分子騙欺騙味覺(代糖)。吃太鹹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甜的食物吃太多則會增加肥胖與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保持味覺的敏銳很可能也能保住我們的健康吧。

變重的口味或許是變回來的,或許你曾經聽過或是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旦開始減少鹽的攝取,試著改吃清淡的飲食與減壓的生活,一開始或許會感到食之無味,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習慣之後,再之吃先前的食物,就可會覺得「太鹹了啦~!」

也就是說,對於鹹味的感覺,我們有重新設定的能力,只要花一點時間調整就有可能辦得到。

鹹味如此,那麼甜味呢? 是否也有類似的味覺體驗變化呢?

甜味感覺試驗

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上有這樣的研究,一段時間減少糖的攝取後,是否真的會影響人們對甜的食物或飲料的感覺與滿足感(強度)呢?

總共有 33 個人參與這項研究,開始的一個月是基礎期,之後再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一組要先吃三個月的低糖飲食,就是把本來自簡單糖能量的 40% 換成脂肪、蛋白質或非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另一組的飲食維持不變。最後一個月讓他們隨意吃。在進行期間,每個月會讓這些人吃不同濃度蔗糖的香草布丁與覆葐苺飲料,吃完後請他們填寫問卷。

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低糖組在吃低甜度布丁的時候,感受到的強度會比正常飲食組要來得強;不過在喝飲料的時候,這樣的關連就顯得比較弱就是了,未來可能得繼續研究下去才能更清楚明瞭。

從結論來看,不管是低糖飲食還是正常飲食在喝不同甜度飲料之後,感覺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在吃甜食的時候,習慣低糖飲食的人滿足感會比較多。

Wise, P. M., Nattress, L., Flammer, L. J., & Beauchamp, G. K. (2016). Reduced dietary intake of simple sugars alters perceived sweet taste intensity but not perceived pleasantn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03(1), 50–60.

Total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Pin it 0
席尼

從十多年前 Blogger 時代開始開始寫營養共筆,喜歡挖掘細節,覺得食物沒有壞,就都是好東西。

文章標籤
  • 中文
  • 味覺
  • 會員文章
  • 甜食
  • 飲食生活
你可能也會下列文章有興趣
氧化維生素C-脫氫抗壞血酸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蔬菜水果的維生素C 容易氧化,但氧化掉就沒營養價值了嗎?

  • 席尼
洋菇-維生素D2-紫外線燈-UVB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紫外線燈照一下,洋菇就是你補充維生素 D 好朋友!

  • 席尼
日本和牛-烤肉-味覺-油脂-游離脂肪酸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和牛油花讓人難忘? 油可能是 5 種味覺之外的一種味

  • 席尼
2021-營養迷思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2021 年的營養迷思 Top 21 – 1 ~ 10

  • 席尼
魚油-必需脂肪酸-LA-ALA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吃魚油保護心血管,那吃素的人該擔心嗎?

  • 席尼
一夜干-魚肉消化-蛋白質消化率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一夜干、蒸、烤…等 9 種烹調法,哪種做法的魚肉比較好消化?

  • 席尼
含糖飲料-發炎反應-腰臀比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連喝三週含糖飲料,腰臀比就會發生變化?

  • CHUNIA
尼古丁-帕金森氏症-抽煙-食物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飲食中的尼古丁能減少帕金森氏症嗎?

  • Gene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cent Posts

  • 2022 年全球運動趨勢預測
  • 蔬菜水果的維生素C 容易氧化,但氧化掉就沒營養價值了嗎?
  • 戴口罩運動不安全嗎?
  • 晚上喝酒 隔天拉肚子?
  • 紫外線燈照一下,洋菇就是你補充維生素 D 好朋友!
共筆粉專
三千年前,
牛肉咖喱🍛
最幾個月中午不太有食慾
得先流點汗才吃得到喔!
吃的是時代記憶呢!
假日想吃魚!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 飲食生活
  • 運動健身
  • 主題研究
  • 不營養的席尼
寫有關營養、運動與健康的事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