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Archives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1 月
  • 2020 年 10 月
  • 2020 年 9 月
  • 2020 年 8 月
  •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6 月
  •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
  • 2019 年 12 月
  • 2019 年 10 月
  • 2019 年 9 月
  • 2019 年 8 月
  • 2019 年 7 月
  • 2019 年 6 月
  • 2019 年 5 月
  • 2019 年 4 月
  • 2019 年 3 月
  • 2019 年 2 月
  • 2019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
  • 2018 年 11 月
  • 2018 年 10 月
  • 2018 年 9 月
  • 2018 年 8 月
  • 2018 年 6 月
  • 2018 年 5 月
  • 2018 年 4 月
  • 2018 年 3 月
  • 2018 年 2 月
  • 2018 年 1 月
  • 2017 年 12 月
  • 2017 年 11 月
  • 2017 年 10 月
  • 2017 年 9 月
  • 2017 年 8 月
  • 2017 年 7 月
  • 2017 年 6 月
  • 2017 年 5 月
  • 2017 年 4 月
  • 2017 年 3 月
  • 2017 年 2 月
  • 2017 年 1 月
  • 2016 年 12 月
  • 2016 年 11 月
  • 2016 年 9 月
  • 2016 年 8 月
  • 2016 年 7 月
  • 2016 年 6 月
  • 2016 年 5 月
  • 2016 年 4 月
  • 2016 年 3 月
  • 2016 年 2 月
  • 2016 年 1 月
  • 2015 年 12 月
  • 2015 年 11 月
  • 2015 年 10 月
  • 2015 年 9 月
  • 2015 年 8 月
  • 2015 年 7 月
  • 2015 年 6 月
  • 2015 年 5 月
  • 2015 年 4 月
  • 2015 年 3 月
  • 2015 年 2 月
  • 2015 年 1 月
  • 2014 年 12 月
  • 2014 年 10 月
  • 2014 年 7 月
  • 2014 年 6 月
  • 2014 年 5 月
  • 2014 年 3 月
  • 2011 年 1 月

Categories

  • 不營養的席尼
  • 主題研究
  • 兒童健康
  • 各種飲食法
  • 學日文
  • 抗糖化
  • 新奇有趣
  • 旅行
  • 未分類
  • 營養與演化適應
  • 百年物語
  • 神社檢定
  • 糖尿病
  • 美食
  • 解惑系列
  • 身體疾病
  • 運動健身
  • 間歇性斷食
  • 飲食生活
  • 體重管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 飲食生活
    • 體重管理
  • 運動健身
  • 主題研究
    • 抗糖化
  • 身體疾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身體疾病

活在壓力下的雄鼠,後代可能會高血糖

  • 20/02/2016
  • 席尼
Total
0
Shares
0
0
0
Table of Contents Hide
    1. 講結論先
  1. 為何老爸有壓力,子女會高血糖?
  2. 如何避免腎上腺皮質素對精子的影響?
    1. 延伸閱讀
Photo by Ricky Kharawala on Unsplash

昨天在 Phy.org 上看到一篇新研究覺得相當有趣,因此想在營養共筆分享一下。

講結論先

在進入有點複雜的說明之前,先總結這個研究的發現吧!

研究者們先讓公老鼠處在壓力的生活一陣子,然後讓牠們跟沒有壓力的母鼠生下一代,值得玩味的是新一代的老鼠肝臟會很努力從非碳水化合物的來源產出葡萄糖,這會導致高血糖的情形。

長期高血糖,那麼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比較高。

而這是否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呢?

目前還不清楚,但壓力太多確實對我們自身的健康沒什麼好處,紓壓是很重要的!

為何老爸有壓力,子女會高血糖?

這整個過程的發生來自於表觀遺傳的影響。研究者們把每天會把雄鼠關在狹小的塑膠管兩個小時,而這會讓牠們感到壓力,這時候體內腎上腺皮質素(Glucocoticoid)的濃度會增加,它去有調節糖代謝的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老鼠精子上有段基因(Sfmbt2)會發生甲基化,上頭會多了一些甲基團。

甲基化並不會改變 DNA,但卻會傳到後代。多了些甲基團的 Sfmbt2 傳到後代後,會影響到一個 microRNA(microRNA-466b-3)的正常作用,因而沒辦法好好監控肝臟一種有關糖質新生的酵素(PEPCK,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這個酵素太多,會讓肝臟持續進行糖質新生,從非碳水化合物生成葡萄糖,最後看到的就是高血糖了。

機制示意圖 — 圖片來源:Phy.org

糖質新生又稱葡萄糖新生作用,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胺基酸等)轉變為葡萄糖或糖原的過程。葡萄糖新生能確保血糖濃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葡萄糖新生的主要器官是肝。腎在正常情況下葡萄糖新生能力只有肝的十分之一,但長期飢餓時腎葡萄糖新生能力可大為增強。

如何避免腎上腺皮質素對精子的影響?

研究者說它們注射一種能抑制腎上腺皮質素的分子後,發現能阻止 Sfmbt2 基因過度甲基化的發生,也就能避免出現容易高血糖的後代了。

延伸閱讀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53491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53491

關於本文

  • 新聞來源:Phy.org — Stressed mouse dads give their offspring high blood sugar
  • 文獻出處: Cell Metabolism, Wu, Lu, and Jiao et al.: “Paternal Psychological Stress Reprograms Hepatic Gluconeogenesis in Offspring” dx.doi.org/10.1016/j.cmet.2016.01.014
Total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Pin it 0
席尼

從十多年前 Blogger 時代開始開始寫營養共筆,喜歡挖掘細節,覺得食物沒有壞,就都是好東西。

文章標籤
  • 中文
  • 健康
  • 演化適應
  • 表觀遺傳
你可能也會下列文章有興趣
體重-能量平衡公式-復胖-減重失敗-標題
View Post
  • 身體疾病
  • 體重管理

體重減不下來?能量平衡公式真的沒用嗎?

  • 席尼
BDNF-第二型糖尿病-認知衰退-記憶力-影響因素m
View Post
  • 糖尿病
  • 身體疾病

減少認知衰退風險? 第二型糖尿病患應多運動

  • 席尼
血糖控制-第二型糖尿病-飲食法
View Post
  • 糖尿病
  • 飲食生活

八種常見飲食法當中,哪個是最能有效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血糖呢?

  • 席尼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main
View Post
  • 糖尿病
  • 飲食生活

糖尿病就得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嗎?重點也許在飲食豐富度!

  • 席尼
無糖優格-飯後血糖
View Post
  • 糖尿病
  • 身體疾病
  • 飲食生活

選對時機吃無糖優格幫助延緩餐後血糖?

  • 席尼
人工甜味劑-代糖-胰島素反應-血糖控制
View Post
  • 糖尿病
  • 飲食生活

人工甜味劑也會引起胰島素的反應?

  • 席尼
低碳飲食-高蛋白-第二型糖尿病
View Post
  • 糖尿病
  • 飲食生活

低碳飲食、高蛋白與魚油 有助糖尿病血糖控制?

  • 席尼
糖尿病-癌症-糖化終產物
View Post
  • 主題研究
  • 抗糖化
  • 糖尿病
  • 飲食生活

糖尿病與癌症發生之間 — 糖化終產物促使發炎反應

  • 席尼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cent Posts

  • 2022 年全球運動趨勢預測
  • 蔬菜水果的維生素C 容易氧化,但氧化掉就沒營養價值了嗎?
  • 戴口罩運動不安全嗎?
  • 晚上喝酒 隔天拉肚子?
  • 紫外線燈照一下,洋菇就是你補充維生素 D 好朋友!
共筆粉專
三千年前,
牛肉咖喱🍛
最幾個月中午不太有食慾
得先流點汗才吃得到喔!
吃的是時代記憶呢!
假日想吃魚!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 飲食生活
  • 運動健身
  • 主題研究
  • 不營養的席尼
寫有關營養、運動與健康的事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