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Archives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1 月
  • 2020 年 10 月
  • 2020 年 9 月
  • 2020 年 8 月
  •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6 月
  •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
  • 2019 年 12 月
  • 2019 年 10 月
  • 2019 年 9 月
  • 2019 年 8 月
  • 2019 年 7 月
  • 2019 年 6 月
  • 2019 年 5 月
  • 2019 年 4 月
  • 2019 年 3 月
  • 2019 年 2 月
  • 2019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
  • 2018 年 11 月
  • 2018 年 10 月
  • 2018 年 9 月
  • 2018 年 8 月
  • 2018 年 6 月
  • 2018 年 5 月
  • 2018 年 4 月
  • 2018 年 3 月
  • 2018 年 2 月
  • 2018 年 1 月
  • 2017 年 12 月
  • 2017 年 11 月
  • 2017 年 10 月
  • 2017 年 9 月
  • 2017 年 8 月
  • 2017 年 7 月
  • 2017 年 6 月
  • 2017 年 5 月
  • 2017 年 4 月
  • 2017 年 3 月
  • 2017 年 2 月
  • 2017 年 1 月
  • 2016 年 12 月
  • 2016 年 11 月
  • 2016 年 9 月
  • 2016 年 8 月
  • 2016 年 7 月
  • 2016 年 6 月
  • 2016 年 5 月
  • 2016 年 4 月
  • 2016 年 3 月
  • 2016 年 2 月
  • 2016 年 1 月
  • 2015 年 12 月
  • 2015 年 11 月
  • 2015 年 10 月
  • 2015 年 9 月
  • 2015 年 8 月
  • 2015 年 7 月
  • 2015 年 6 月
  • 2015 年 5 月
  • 2015 年 4 月
  • 2015 年 3 月
  • 2015 年 2 月
  • 2015 年 1 月
  • 2014 年 12 月
  • 2014 年 10 月
  • 2014 年 7 月
  • 2014 年 6 月
  • 2014 年 5 月
  • 2014 年 3 月
  • 2011 年 1 月

Categories

  • 不營養的席尼
  • 主題研究
  • 兒童健康
  • 各種飲食法
  • 學日文
  • 抗糖化
  • 新奇有趣
  • 旅行
  • 未分類
  • 營養與演化適應
  • 百年物語
  • 神社檢定
  • 糖尿病
  • 美食
  • 解惑系列
  • 身體疾病
  • 運動健身
  • 間歇性斷食
  • 飲食生活
  • 體重管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 飲食生活
    • 體重管理
  • 運動健身
  • 主題研究
    • 抗糖化
  • 身體疾病
    • 糖尿病
  • 主題研究
  • 飲食生活

你的舌頭能嚐道第七味?複雜碳水化合物可能也有味道喔!

  • 19/11/2017
  • 席尼
Total
0
Shares
0
0
0
Table of Contents Hide
    1. 我們的舌頭不僅能感知簡單糖的甜味,它還可能嚐得到的第七種味道 — 複雜碳水化合物的味!
  1. 第六與第七味覺是誰?
  2. 都是碳水化合物,但甜與第七味不一樣

我們的舌頭不僅能感知簡單糖的甜味,它還可能嚐得到的第七種味道 — 複雜碳水化合物的味!

Photo by Nic D on Unsplash

說到味覺,你知道人類的舌頭能察覺哪些味道呢?酸、甜、苦、辣、鹹,很可能是常被講出來的答案,不過可能不是那麼對,因為呀,「辣」可能不是味覺,是觸覺(痛)。

在四十多前年,「酸、甜、苦、鹹」是四個公認的基本味覺,不過 1985 年在夏威夷舉辦的第一次鮮味國際討論會中,鮮味正式成為第五個味覺,它是用來表達來自於一些胺基酸或是有機酸的味道,像是味精、柴魚片、雞湯塊、昆布、魚、菇類、番茄…等都是有鮮味的食材。

第六與第七味覺是誰?

隨著分析技術的進步與科學家對人體有更多的探究之後,我們慢慢知道不是只有味蕾才能感知味道,在人類的小腸裡就有能感知甜味的接受器,可能有發揮調節激素分泌的作用。除了味覺出現在直覺讓人意外的位置之外,有沒有可能再發現新「味覺」呢?

近些年來一些新的研究證據告訴我們「脂肪」也是能被感知的味覺之一,也就是「第六種味覺」。(參考 2)

緊接著,2017 年在〈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有一篇由澳洲迪肯大學的團隊發表研究提出「碳水化合物」可能是舌頭能感知的「第七種味覺」。(參考 3)

研究雖然是講說第六味、第七味來表示脂肪味和複雜碳水化合物味,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才可能被正式認定。因此就現階段而言應該還是「五個基本味道:酸、甜、苦、鹹和鮮味」。

問題來了,能感知這些分子的情報能幹嘛勒?

以空氣清淨機為例,有些機器具有空氣品質感知的能力,當察覺到空氣不好便自動運轉起來,簡單來說,就是「察覺了什麼,要有相對的反應」,也就是 input 和 output。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也都有著類似的機制存在。

以甜味來說,除了感覺到時大腦會覺得開心(有能量就能活下去),接著也會準備好接下來的消化、吸收與運送的作業環境。

Photo by Eaters Collective on Unsplash

都是碳水化合物,但甜與第七味不一樣

儘管砂糖、果糖、乳糖、葡萄糖也是碳水化合物,但它們能被味蕾辨識為「甜味」,只是這種感覺和第七種味覺不同,主要是能感知結構比較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像是澱粉、麥芽糊精…等巨大的分子,過去人們認為澱粉吃起來是沒什麼味道的,但在我們的口腔裡,或許還是有辦法感覺到它們的存在(不是有東西在嘴巴裡的那種存在)。

感覺得到的話,人們會不會因此而吃更多呢?

澳洲的研究進一步去調查「複雜碳水化合物」的敏感度與澱粉食物攝取、卡路里獲得以及腰圍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它們有著正向的關係。也就是說,對這種複雜碳水化合物的敏感度好的人,可能因而吃下更多的澱粉類食物,攝取更多的卡路里,有著較高的肥胖風險。

參考資料與文獻

  1. 維基百科 — うま味
  2. Gerspach, A. C., Steinert, R. E., Schönenberger, L., Graber-Maier, A., & Beglinger, C. (2011). The role of the gut sweet taste receptor in regulating GLP-1, PYY, and CCK release in human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301(2), E317-E325.
  3. Keast, R. S., & Costanzo, A. (2015). Is fat the sixth taste primary?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lavour, 4(1), 5.
  4. Low, J. Y., Lacy, K. E., McBride, R. L., & Keast, R. S. (2017). Carbohydrate Taste Sensi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Starch Intake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Adult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jn254078.
Total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Pin it 0
席尼

從十多年前 Blogger 時代開始開始寫營養共筆,喜歡挖掘細節,覺得食物沒有壞,就都是好東西。

文章標籤
  • 味覺
  • 烹飪技巧
  • 碳水化合物
  • 第七種味道
  • 飲食生活
你可能也會下列文章有興趣
氧化維生素C-脫氫抗壞血酸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蔬菜水果的維生素C 容易氧化,但氧化掉就沒營養價值了嗎?

  • 席尼
洋菇-維生素D2-紫外線燈-UVB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紫外線燈照一下,洋菇就是你補充維生素 D 好朋友!

  • 席尼
基因檢測-個人化營養-DNA
View Post
  • 主題研究
  • 營養與演化適應

結合基因檢測的個人化營養服務會比較有用嗎?

  • 席尼
日本和牛-烤肉-味覺-油脂-游離脂肪酸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和牛油花讓人難忘? 油可能是 5 種味覺之外的一種味

  • 席尼
間歇性斷食-168-腸道細菌
View Post
  • 主題研究
  • 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不僅讓你瘦 也可能改善腸道菌叢的平衡

  • 席尼
2021-營養迷思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2021 年的營養迷思 Top 21 – 1 ~ 10

  • 席尼
魚油-必需脂肪酸-LA-ALA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吃魚油保護心血管,那吃素的人該擔心嗎?

  • 席尼
一夜干-魚肉消化-蛋白質消化率
View Post
  • 飲食生活

一夜干、蒸、烤…等 9 種烹調法,哪種做法的魚肉比較好消化?

  • 席尼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cent Posts

  • 2022 年全球運動趨勢預測
  • 蔬菜水果的維生素C 容易氧化,但氧化掉就沒營養價值了嗎?
  • 戴口罩運動不安全嗎?
  • 晚上喝酒 隔天拉肚子?
  • 紫外線燈照一下,洋菇就是你補充維生素 D 好朋友!
共筆粉專
三千年前,
牛肉咖喱🍛
最幾個月中午不太有食慾
得先流點汗才吃得到喔!
吃的是時代記憶呢!
假日想吃魚!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
  • 飲食生活
  • 運動健身
  • 主題研究
  • 不營養的席尼
寫有關營養、運動與健康的事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